鎮ㄧ殑浣嶇疆锛棣栭〉 > 烈士事迹 > 姝f枃
孙德运

孙德运烈士传略

       都兴华  常毅传

  孙德运同志,1918年5月28日出生在牟平县姜格庄镇林北村,兄弟四人,排行第二,家道小康。1925年开始在本村上小学。学习努力,成绩优秀,1932年就读于烟台志孚中学,1934年初中毕业 ,1935年去东北做学徒,不久回烟台。1936年经李丙令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伍,历任三军留守指挥部特派员(政委 )、八路军山纵五支队组织部长。因其在极端艰苦的环境 下忘我工作,积劳成疾,不幸早逝,年仅21岁。
  孙德运同志在学生时代,经历了军阀在胶东的混 战。“九.一八”事迹以后,日军 出兵侵略东北,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蒋 介石政府对外妥协投降,对内加紧剿共打内战,激起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烟台的爱国青年,纷纷觉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的抗日救亡活动。入学不久的孙德运同志,每当看到中国地图东三省上面标着一个巨大的问号时,便感到触目惊心,国家兴亡的匹夫之感油然而生,他毅然率先投入爱国斗争的行烈。
  在进步老师刘宪曾的影响下,他结识了进步青年李丙令、华楠、雨晴、穆林等同志。他们一道参加了“读书会”、“文学评论会”等进步组织。在这里,他不仅阅读了鲁迅、郭沫若等进步作家的大量作品,而且如饥似渴地学习了《资本论》、《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教程》等马列主义著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孙德运同志沿着这个阶梯不断攀登,使他看到了前途的光明,提高了觉悟,思索救国道理,立下舍身许国的壮志。
  1935年,北平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一二.九”运动。1936年初,为了把学生运动和广大工农群众结合起来,地下党组织领导北平学生组织了南下工作团。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在北平青年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相继成立“民先”组织。四月,烟台“民先”成立,李丙令任负责人。这时孙德运同志已由东北回到烟台不,以《复兴日报》记者身份协助李丙令工作。不久,李丙令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工委工作。按当时规定,党的负责人不得兼任群众组织的负责人,“民先”工作遂由穆林、刘天海、王锡泽、孙德运、孙宝楠负责。同年,孙德运受组织委托,到北平与“民先”总部取得联系,并去天津参加了“全国民先代表会议”。在这次会上,孙德运同志与各地“民先”组织取得了联系,特别是与上海“民先”建立了经常的联系。之后,源源不断地收到上海“民先”寄来的文件和书籍,及时地得到上海“民先”的帮助。这对促进烟台“民先”工作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
  孙德运同志在北平接受了短期训练返回烟台后,在市“民先”组织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在青年中宣传马列主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他们在计划地组织进步青年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和其他进步书刊。持别是叶紫的《丰收》、肖军的《八月的乡村》、肖红的《生死场》等,使青年们在学习中联系现实的民族矛盾思索问题,大大激发起爱国主义热情。
  1936年夏,国民党党棍张之江同沈鸿烈窜到烟台,宣扬“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主张,并大肆鼓吹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以掩盖其不可告人的反革命目的。他们还在学校普遍教唱“手把锄头锄野草,锄去野草好长苗… …”这一反动歌曲,把国民党比喻成苗,把主张抗战的共产党和人民比成野草。烟台形势一时被搞的乌烟瘴气。针对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孙德运同志一边组织“民先”队员以群众组织名义,撰写文章,散发传单;一边利用自己记者的合法身份,采访编写了大量稿件,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政策。当时烟台“民先”组织的歌咏队,还走上街头大唱抗日歌曲,“工农兵学凋,一齐来救亡,打到日本强盗,枪口朝外响,… …”的歌声,激发了广大人民的抗日热情,打击了反动派破坏抗战的气焰。
  1936年12月下旬的一天,孙德运同志突然接到地产党组织负责人李丙令同志的电话,用暗语告诉他胶东特委机关遭到敌人的破坏。孙德运同志虽然感到震惊,但临危不惧,设法及时地把这个紧急情况转告其他地下党员同志,又巧妙地在报纸的一角登出一则新闻,披露了特委遭到破坏的消息,使许多同志幸免于难。他随即离开报社,转到农村,从事社会调查。
  1937年秋,孙德运同志同李丙令同志到上庄乡校搞兵运工作。在那里,他们二人,再加上原在乡校任教育长的张元修和政训处的孙镜秋同志,共四名党员。上庄乡校有四十多条枪,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搞枪 ,经过艰苦的工作,团结了一批同情抗日救国的青年。天福山起义后,于得水同志奉特委之命率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在昆嵛山后一带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孙镜秋同志到殿后与于得水同志取得联系。于得水同志肖王亮同志前往乡校,研究决定里应外合,把乡校的枪全部搞到手。但由于发生了“岭上事件”,李丙令、孙德运在上庄乡校失去了外援,搞枪没有成功。不久,孙德运随李丙令同志去威海,参加了特委领导的威海起义,走上了抗日前线。
  1938年春,三军西上,孙德运同志留在东海地区,任三军留守指挥部特派员。当时的形势是:正面是威海日军,背后是名曰抗日实际上不断制造摩擦事件的所谓“友军”;三军留守指挥部在夹缝中生存,处境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孙德运同志放手发动群众,正确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团结,坚持抗战。他还亲自到文牟边境,通过调查研究,恢复整顿当年暴动时遭到破坏的党组织,使革命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为开辟和巩固东海抗日根据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九三八年秋,孙德运同志奉命西上,任山东纵队五支队组织部长。在战事频繁、戎马倥偬中,孙德运同志呕心沥血,为加强部队组织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做为一个组织工作者,他关心同志的困难,体贴战士的疾苦,却从来不考虑自己的身体。他本来体弱多病 ,为了照顾伤病员,行军时不肯骑马,甚至连规定的保健饭也婉言谢绝。
  1938年11月15日,孙德运同志因积劳成疾,战争环境得不到很好的休养和治疗,不幸病逝于掖城。山纵五支队司令员高锦纯同志主持追悼会,与会数千人,无不看开怆然。会场上布满了挽联挽嶂,首首挽诗寄托着胶东军民对孙德运烈士的无限哀思。其中一首写道:
  抗战亟需栋梁材,病魔夺群殒东莱;
  年青俊彦正有为,宏志未酬深可哀。
  品高风范堪后考,大会追思感人怀;
    誓承遗志战暴寇,光复神州歼狼豺。
 
 

主办单位:烟台市牟平区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       信息维护:牟平英烈网
联系电话:0535-4212481           鲁ICP备160078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