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ㄧ殑浣嶇疆锛棣栭〉 > 烈士事迹 > 姝f枃
王国江
王国江烈士的故事
 
         祝清民  王胜
   王国江烈士,山东省牟平县大窑乡人,1918年4月21日出生。因家庭贫寒,自幼随父母下关东,干过银匠,当过印刷工人。1942年参加革命,从事地下工作。1946年东北解放后,任辽宁省桓仁县农会会长。1947年9月入党。1948年随大军南下到江西,在新余县(今新余市)任区长、区委书记、副县长等职。1954年调清江县(今樟树市)任县委组织部长兼区委书记、县委副书记等职。1958年11月28日因公殉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下面辑录的是王国江烈士的几个小故事。
跑交通  房子被烧成一片废墟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对敌斗争尖锐复杂。在东北,日本侵略者也更加疯狂地对人民进行镇压。王国江同志就在这一年参加了革命。他在辽宁省桓仁县马圈子等地,担任地下交通工作,以银匠身份作为掩护,走村串户,为党搜集情报,传递信息。
  这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地下党将一份重要情报交给王国江,要求立即送出去。王国江照惯例,挑起银匠担子,顶着刺骨的寒风出发了。不料,走漏了风声,王国江前脚刚走,一个伪军小队后脚包围了马圈子村。幸好,王国江的妻子在伪军进村前躲开了。伪军撞进王国江家里,屋前屋后,里里外外,翻了个底朝天,一无所获,恼羞成怒,一把火把房子烧了。
  王国江完成任务回来,房子被烧成一片废墟,废墟旁,妻子默默地站在寒风里。妻子见了王国江,轻声说:“我们的家,完了。”王国江百感交集,真不知对妻子说什么才好。
  这个家,是待不下去了。王国江挑起银匠担子,领着妻子,告别家乡,在革命的旅途上开始了新的奔波。
撒传单   传播抗日胜利消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举国振奋。但盘踞在东北的关东军,困兽犹斗,仍然极力封锁消息。王国江当时在一个印刷厂工作,党指示他,一定要把如本投降的消息迅速传播出去。
  王国江接受任务后,立刻组织力量,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写稿的写稿,拣字的拣字,印刷的印刷,整整忙了一个通宵,赶制好了传单。
天还不亮,王国江又干起来“老本行”,挑起银匠担子出发了。他把担子进行了改装,传单藏在担子的夹层里。每到一地,他一边干活,一遍把传单散发出去。不几天,小日本投降了的消息就传遍了县城的大街小巷和附近的村庄。
搞土改  金钱面前手不伸
  1950年初,王国江在江西省新余县江东区任区委书记。到任不久,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开始了。
  当时,区委不要说没有办公大楼,就连个像样的办公室也没有,王国江就住在一个祠堂里。这个祠堂还被用作临时仓库,各工作组从地主老财家里斗出的浮财,有些都临时存放在这个祠堂里。
土改工作组没有专职保管员,王国江就和工作人员抽时间把这些浮财加以整理。在这些浮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小木桶里放送上的金银首饰。王国江把它他分门别类,一件一件造册登记。
  几个月后,上级机关派人前来清点财物,根据各工作组上报的清单,参照土豪劣绅的交待,东江区的金银首饰与清单所列竟是一件不差。
  王国江为政清廉,金钱面前不伸手的佳话,在全区迅速传开。群众听了都十分惊奇,他们说:“国民党的官员,就知道搜刮民财往腰包里装,共产党的干部面对着那么多金银财宝,分文不动。国民党哪能不败,共产党哪能不胜!”
战洪水 不顾家里的床沿被淹
  1952年春,江西省新余县一连下了几天大雨,山洪爆发,河水猛涨。姚墟区全境到处是水,不少群众被包围在洪水之中。
区委书记王国家,带着由民兵和青年组织成的抗洪大军,奋战在第一线,尚未决口的堤段,需要加固;被包围的群众,需要抢救;抢救出来的群众,需要安排食宿……他连续几个昼夜没有合眼,更顾不得抽出时间回家看看。
  这时,王国江家里也开始进水了,雨越下越大,水越涨越高,眼看着大水已经没了床沿,两个女儿吓的哇哇哭,王国江的爱人抱着不满周岁的婴儿,躲在床的一角,眼巴巴地盼着王国江回来,可哪里见到他的身影?幸亏附近群众及时赶到,才把她们母女转移到安全地带。
大水过后,连通讯员得知这一情况,也直埋怨王国江:“王书记,你再忙,也该抽空回家看看,安排安排。你看多危险哪!”王国江笑了笑说:“没事,和大水没了房顶比,没了床沿是轻灾,你说我该先顾哪头?再说,我是区委书记,这全区群众的担子可比自己老婆孩子重得多啊!”
救山火  向怯懦者一声高喝
  1955年秋,江西省清江县九区店下乡烧起了山火,县委组织部长兼九区区委书记王国江闻讯,立即带领全区机关工作人员奔向现场。
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大火越烧越旺。面对着滚滚浓烟,熊熊火焰,王国江一马当先,脱掉上衣,向烈火扑去。
这时,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干部,被大火吓坏了,趁着人们不注意,想往后溜。
  “站住!”
  王国江大喝一声音。
 “临阵脱逃,你还像个国家干部吗?”
  王国家气得脸都清了。
  “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你看着办吧!”
  王国江又硬梆梆地丢下一句话。说完,再也不理那似泥塑般愣住了的青年,继续向大火扑去。
  他只顾扑火,不顾看脚下,突然脚下一滑,顺着山坡滚了下去。好玄!要不是被一棵树横档住,就是摔不死,也要落个残废。王国江连想也没想,他扶着树干挣扎着爬起来,连脸上淌着的鲜血都来不及擦一把,拐着摔伤的脚,又投入战斗。
  这一切,那青年干部都看的清清楚楚。他毕竟是个有血性的青年,为刚才的怯懦感到无比可耻。只见他发了疯似地扑向火海。
山火扑灭了。在表彰大会上,王国江特别表扬了这个后来表现得非常勇敢的小伙子,并诚恳地检讨了自己态度不够冷静。小伙子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说:“王书记,谢谢。我这一辈子永远都忘不了你这一声高喊!”
修浮桥  献出仅有的一只木箱
  新余县江东区有一座浮桥,叫云津桥,是交通要道。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溃逃时,为阻止解放军追赶,把它炸掉了,给两岸人民造成极大的不方便。为此,县委、县政府责令江东区迅速把浮桥修好。王国江当时是新余县副县长兼江东区委书记,担任抢修浮桥的负责人。
刚解放不久的江东区,百废待兴,一时很难筹集到修桥的木料。向群众筹集吧?又怕引起群众误解。经过再三研究,区委认为要充分相信群众的觉悟,在全区开展一个“家家户户捐木料,争为修桥作贡献”的捐献活动。
  为了造大声势,使运动迅速掀起高潮,江东区委、区公所召开群众大会,在进行动员之后,当场开始报名捐献。王国江第一个报名,捐出了他随身带了多年仅有的一只木箱。有人劝道:“王县长,这箱子是你从东北带来的,留着做个纪念吧!再说,一只木箱,也起不了什么作用。”王国江说:“木箱作用虽小,但这是对江东人民的一点心意。”
  在王国江和其也干部的带动下,捐献运动很快打开了局面。全区广大人民群众,有木料的捐木料,没有木料的捐门板、捐床板,不几天就筹齐了建桥木料。前后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浮桥就修好了。
热心肠  青年成长带路人
  王国江是个热心肠人,他对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怀。凡是在他身边工作过的,无不得到他的关心和帮助,小李和小周就是其中的两个。
  1951年,刚参加工作的小李和小周都只有十五六岁,她们热情高,干劲大,可就是没有文化,不少工作干着急,用不上劲,为此感到苦恼。
  王国江鼓励她们:“没有人生下来就会读书识字,你们现在都还小,只要下决心,还愁学不好文化?”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她两都参加了机关的文化夜校。王国江不管工作多忙,每天还是要抽出时间,亲自对她俩进行辅导。他下乡蹲点,临行前就给她们布置好几天的作业,回机关后,抓紧进行检查。有一次,他发现她俩作业有“偷工减料”的现象,便沉下脸狠狠地尅了她俩一顿:“你们也都老大不小的了,怎么还孩子似地贪玩?要知道,学文化不只是个人的事,是革命的需要。要是你们真学够了,干脆打报告回家,我马上就批!”这一阵机关枪加迫击炮,打得小李小周泪流满面。王国江说:“哭鼻子顶什么用,还是好好想想吧!”
  在王国江的关怀帮助下,她两进步很快,以后都成为新余县第一批出色的妇女干部,小李后来当上了副区长,小周担任了新余县妇联主任。
  回忆起这段往事,现已年过半百的“小周”,仍无比激动,她眼含眼泪说:“要说没有王书记就没有我的今天,这话一点也不过分。”
总指挥 也是普通劳动者
  1958年,江西省清江县兴建店下水库,县委副书记王国江任工程总指挥。晚上,他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部署工作;白天,他亲自到工地参加劳动,和民工一道,光着头,赤着脚,泥里水里地干。店下乡一个姓张的退休干部回忆说:“王书记那可真是个实干家,不说别的,每天他从工地回来,到井上冲冲刷刷,都得用几桶水。”店下乡渡桥村一个老农民回忆说:“我那时候,在工地指挥部做饭,王书记和大伙一样吃干粮,啃萝卜干。眼看着他没黑没白地干,一天天瘦下来,我有时弄点猪肉、鸡蛋什么的给他改善一下生活,他都和大伙一样分着吃。到大坝快要合龙的时候,他便干脆搬到工作上,吃住都和民工在一起。除了说话口音不一样,谁也看不出他是外地人,更看不出他是总指挥、是县领导。”
哀荣
  1958年9月,上级确定升任王国江为某市党委书记。因工程正处在紧张的结尾阶段,根据王国江个人的意见 ,清江县委请求上级等竣工后再赴任。
  1958年11月28日,店下水库举行盛大在竣工典礼,清江县委、县政府领导干部都前去参加。交通工具是县里仅有的一辆吉普车,再就是运沙的货车。王国江主动让其他领导同志乘吉普车,当彼此相让时,他风趣地说:“我是工地总指挥,运沙是我的本职工作。让你们坐沙车,把沙运跑了怎么办?我还不放心呢。”他亲自帮着工人装满了车,剩坐运沙车赶往工地。当汽车行至铁路与公路交叉路口时,与一列火车相撞,王国江不幸遇难。
  清江县是王国江的第二故乡,清江人民对王国江有着深厚的阶级感情。听到王国江遇难的消息,广大群众悲痛万分。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者,主动将自己心爱的楠木寿材让给王国江用享用。开人追悼会时,县委礼堂摆满了花圈,省、地领导及王国江南下时的老战友都赶来参加。王国江出丧那天,清江县城学校停课、工厂停工,万人空巷,大街两旁站满了层层人群,默默地等着灵柩通过。当时,江西办丧事兴拉丧,即用白布拉着棺材送葬,有几千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拉着几里长的的白布为王国江拉丧。人们看到王国江的妻子带着最大14岁、最小才6个月的儿女走在送葬的行列里,无不流出悲痛的眼泪。
  至今,许多老人回忆当时的情景,犹历历在目,他们说:“送葬场面那么大,拉丧的那么多,那么多人失声痛哭,在清江县我只经历了一次。真是终生难忘。”

主办单位:烟台市牟平区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       信息维护:牟平英烈网
联系电话:0535-4212481           鲁ICP备160078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