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牟平上庄村"烈士之家"一家出了仨英烈
           在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上庄村,有一座老式四合院,房屋虽然没有翻新过,但依然还是很坚固。屋里屋外收拾得整齐利索。房屋的主人名叫于立仁,是个晚清秀才,当了一辈子私塾先生,为人正直,治学严谨,兼通医道。于老先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于一心1910年出生,次子于己午1915年出生,弟兄俩幼年时代都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这一家,在战争年代,出了三名烈士,于家成了牟平区最著名的“烈士之家”。

爱国青年投笔从戎,联系学生开展抗日

1930年,于己午考入烟台八中,“九一八”事变后,无数同胞惨遭蹂躏,胶东大地兵匪横行。他在作文中写道:“中国的前途何在?”为中国命运担忧。1934年,于己午考入济南师范学校,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党的教育下,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思想觉悟提高很快,并将读书心得体会写信告诉在威海教书的哥哥于一心。兄弟二人,书信往来,共同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1936年7月,于己午在济南师范毕业。“七七事变”后,战火燃遍华北大地,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于己午与上级党组织派回胶东的林一山取得联系,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此时,于己午在牟平东关租了一所小屋作为活动场所,联系青年学生,开展抗日活动。

动员妻子和哥哥参加革命

1938年2月,烟台和牟平相继沦陷。同月,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一举攻克牟平城,与日军激战雷神庙,打响了胶东抗战第一枪。于己午响应“每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号召,投笔从戎,奔赴抗日第一线。不久,他又写信给哥哥和妻子,动员他们一起参加革命。于己午的妻子来到部队,同志们见她是个大家闺秀,对她能否经受住艰苦斗争的考验感到担心,就跟于己午开玩笑:“你妻子是青岛圣功女校培养的高材生,只配做贤妻良母,哪能到前线来受这份苦?”于己午听后收敛了笑容,严肃认真地回答:“狼进了屋子,咬伤了母亲,孩子不拿起武器来反抗,行吗?”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于家一门,在抗战初期有3人参加革命,这不能不引起敌人的注意,他们今天来查户口,明天来“搜八路”,不断地找麻烦,搅得于家鸡犬不宁。但是,敌人的骚扰和迫害,丝毫也没有动摇于己午一家人抗日报国的决心。在困难时刻,已是垂暮之年的于己午父亲,毅然重新开业行医,以解决家庭的斗米之炊。

于己午入伍后,开始在中共胶东特委工作。1939年夏,任胶东区委党委秘书兼政府工作部部长。1941年2月任西海地委书记,并先后兼任西海指挥部、西海军分区政治委员等职。

于一心参加革命后在北海地区工作,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任西海军分区参谋长。

一家三口,热血洒战场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日军纠集了两万余人,对我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西海地委为了摆脱敌人的包围,遂向东转移,争取靠近主力部队,与敌人周旋。

12月22日拂晓,于己午率西海领导机关行至莱西的柳连庄时与敌人遭遇,回撤到萌山地区,却被敌人四面包围。机关当即决定,由司令员赵一萍、政委于己午、参谋长于一心各带一个排,掩护党政机关突围。

敌人像蝗虫一样从四面八方围扑上来,空中敌机轮番轰炸,密集的枪炮声震耳欲聋。小小的萌山,子弹呼啸,突围战斗持续了几个小时。最后,终因敌众我寡,于氏兄弟未能突出重围,血洒萌山,壮烈牺牲。

1946年,于一心烈士的长子、刚满17岁的于凤翔继承先烈遗志,怀着报国仇、雪家恨的决心,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他带着满身征尘,走上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最前线。

在朝鲜战场上,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1952年,于凤翔的热血洒在朝鲜的国土上。

上一张:真实的“座山雕”最终结局是什么? 下一张: 牟平三烈士被收入全国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单
主办单位:烟台市牟平区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       信息维护:牟平英烈网
联系电话:0535-4212481           鲁ICP备16007804号-1>